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灭日本消灭日本
《东大寺献物帐》
2025-07-06【消灭日本】人已围观
MP3
简介DeepSeek-R1 回答完成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22秒DeepSeek-R1 回答完成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27秒,搜索全网40篇资料,搜索全网36篇资料
《东大寺献物帐》是日本奈良时代(710-794年)皇室向佛教寺院捐献宝物的官方文献总称,现存于奈良正仓院,共五卷。它不仅是文物清单,更是8世纪中日文化交流、唐代艺术东传及奈良宫廷信仰的核心实证。以下从背景、内容、价值三方面综合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形成目的
-
献纳动机与仪式
天平胜宝八年(756年)圣武天皇驾崩后,光明皇后为祈冥福,于天皇“七七忌日”将其生前珍藏的600余件珍宝献纳东大寺卢舍那佛前,并制作《国家珍宝帐》《种种药帐》为首批记录;后续三次献纳形成《屏风花毡等帐》《大小王真迹帐》《藤原公真迹屏风帐》,合称《东大寺献物帐》五卷12。献纳行为融合佛教供养与皇权仪礼,体现“捨国家珍宝”以护国的政治象征815。 -
中日交流的实物见证
奈良时代正值遣唐使活动高峰(如吉备真备、鉴真东渡),献物中大量唐代宫廷赏赐品(如螺钿紫檀五弦琵琶、金银平文琴)传入日本。因中国本土唐代文物多毁于战乱,正仓院依托献物帐成为全球保存最完整的唐代艺术“时间胶囊”412。
二、五卷献物帐内容详解
帐册名称 |
献纳时间 |
核心内容 |
装帧特征 |
---|---|---|---|
国家珍宝帐 |
756年6月21日 |
屏风100叠、御轼2枚、王羲之书迹、乐器(螺钿琵琶等) |
白麻纸18张拼接,全长14.74米,盖御玺490方13 |
种种药帐 |
756年6月21日 |
药材及香料(沉香、麝香、丁香等) |
白麻纸,与珍宝帐同等级 |
屏风花毡等帐 |
756年7月26日 |
花毡(毛织地毯)、屏风2具 |
绿麻纸,工艺记载反映唐风装裱14 |
大小王真迹帐 |
758年6月1日 |
王羲之、王献之书迹(行书卷、屏风临帖) |
碧麻纸,紫檀轴、锦褾417 |
藤原公真迹屏风帐 |
758年10月1日 |
藤原家族书法屏风 |
白麻纸,皇室文书标准制式 |
核心条目解析:
- 屏风画中的“大唐样式”:分三类:①宫廷生活“时样”(如仕女游猎)、②训鉴故事“古样”(如列女传)、③道教寻仙题材,对应欣赏、劝诫、供奉功能,体现奈良宫廷对唐风的系统性吸收45。
- 工艺技术记载:如《国家珍宝帐》载“末金缕作”漆鞘(金银粉洒绘技法),印证唐代漆艺传入日本后演变为莳绘1011;拨镂象牙尺(刻纹填色)直接采用唐中尚署范式18。
三、书法艺术与文化价值
- 书风争议:唐韵东渐的融合
- 初唐规范派:神田喜一郎指出《国家珍宝帐》笔法近欧阳询《化度寺碑》,结构严谨,体现奈良对唐代法度的尊崇18。
- 中唐革新说:杉本一树认为其字形饱满、笔画圆润的特征更贴近徐浩书风(如《不空和尚碑》),反映日本对756年前后唐朝新书体的主动选择814。
- 本土化创新:虽受《干禄字书》影响多用俗体字,但笔锋节奏与《世说新书》写本相似,形成独特“奈良体”19。
- 跨文化实证价值
- 唐代物质文明重建:献物帐详细记录器物材质(如苏芳纸、浅黄纸)、装潢(紫檀轴、碧地锦褾),为复原唐代宫廷工艺提供孤本依据713。
- 东亚文献制度典范:与法隆寺献物帐并称“奈良三大献物帐”,确立寺院献纳的文书体系,直接影响平安时代《延喜式》的宝物管理规范420。
四、现代研究与启示
-
书体选择的政治意涵
杉本一树提出,献物帐书风刻意融合欧阳询的规范性与徐浩的雍容气度,通过“应有姿态”(tekitai)凸显奈良王朝对唐文化的消化能力,超越简单模仿814。 -
中日艺术交互新证
- 近年发现《唐实录》日本写本残页笔迹与《国家珍宝帐》高度相似,佐证奈良书手水准“不亚于唐人”,甚至被误认为天皇御笔919。
- 正仓院依托献物帐修复文物(如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揭示唐代乐器形制与装饰的跨海传承1220。
总结
《东大寺献物帐》是光明皇后情感寄托与奈良王朝“文化立国”的双重载体。其五卷文书构成东亚最早的皇家文物档案链,而书法风格的争议性恰揭示日本对唐代艺术的主动诠释。作为中日文化基因的“活化石”,它使正仓院成为解码盛唐的密钥——正如傅芸子所言:“唐人风华,尽藏于此。”412
Tags:生物实验室 反汉奸法 对日本灭其国 影响意识形态的因素 意识形态、人心与思想 反汉奸法 总和生育率 什么是精神 知识与智慧的工具 重新评估存在的合法性 莫言
很赞哦! ()
上一篇:《国家珍宝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