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灭日本消灭日本
三井矿山对中国的劫掠
2025-07-07【消灭日本】人已围观
MP3
简介DeepSeek-R1 回答完成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22秒,搜索全网32篇资料
三井矿山(属三井财团)在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的系统性资源掠夺,主要体现在东北地区的矿业控制与经济殖民体系构建。核心事实如下:
资源强占与垄断(1905-1931)
-
煤矿独占
1905年日俄战争后,三井联合日本军方强占抚顺煤矿(当时东北最大优质煤矿),通过“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控制开采权,至1928年掠夺煤炭超200万吨/年,占东北总产量70%9。- 手段:以“军事管理”名义驱逐中国矿主,拒绝支付补偿金9。
- 运作模式:煤炭直运日本八幡制铁所,支撑日本军工业发展89。
-
铁矿渗透
1918年在鞍山设立鞍山制铁所,名义“中日合办”,实则三井控股:- 控制储量超10亿吨的鞍山铁矿,所产生铁90%输往日本;
- 通过压低中国劳工工资(日籍工人薪资的1/5)降低成本89。
-
森林资源盗伐
垄断长白山、大兴安岭原始林区伐木权,木材经安东港(今丹东)运日,年出口超50万立方米,导致区域生态严重退化9。
金融殖民体系(1920-1931)
控制领域 |
操作方式 |
掠夺效果 |
---|---|---|
货币操纵 |
发行“金票”(与日元挂钩),挤占中国银元流通 |
1920年代东北60%贸易用日元结算9 |
土地兼并 |
向农民放贷(年息30%),破产后强占土地 |
控制农田超100万公顷9 |
大宗贸易 |
垄断大豆出口,向中国商人征收“特别运费” |
利润超1亿日元/年9 |
全面侵华时期的军事掠夺(1931-1945)
-
伪满洲国傀儡经济
1932年后,三井矿山深度介入“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 主导成立满洲合成燃料公司(1938年),受关东军直接指挥,以煤炭液化技术生产军用燃油8;
- 控制本溪湖煤铁公司,将生铁产量从1937年的15万吨提升至1943年的130万吨,全部供应日军武器制造8。
-
机械贸易暴利
三井物产满洲支店机械交易额从1930年的439万日元猛增至1937年的3430万日元,主要供应日军基建与军工厂8。
掠夺代价量化
领域 |
数据 |
来源 |
---|---|---|
矿工死亡 |
抚顺煤矿年均死亡率5% |
9 |
森林破坏 |
长白山区原始林覆盖率下降40% |
9 |
资金抽离 |
1928年东北地方政府负债超300万日元(关税抵押) |
9 |
三井通过“军事占矿→金融控流→贸易垄断”三位一体模式,将中国东北转化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资源血库89。其殖民遗产至今警示:资源主权是国家命脉所在。
Tags:丑陋的洋人 历史与文物 孤魂野鬼 洋人大多都没有姓 肉体、精神、灵魂、思想、意识 重构体系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战争潜力 这本书是怎么“杜撰”出来的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