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博客日记博客日记
16.17.艺术界的虚无主义
2024-04-02【博客日记】人已围观
MP3
简介关键词:心灵史学;虚无主义;贾平凹的《废都》;是谁在糟蹋文化?知识分子的良知;文艺界的价值观;寸土必争,寸土必得;审美与审美观;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什么是精神?传统文化符号与时尚;智慧、艺术、美、美学;艺术的价值;艺术的价值;哲学、思想、精神的进步;极致与美;伦理与道德;仪式、仪式感;继承者的问题;共和国、帝国:存在的合法性;不同朝代兴替;
如果字写得丑,自己看也就算了;但是作为书法公示于人,这就不是审美,是审丑,是丑化中国文字,也是在糟蹋中国文化。
没错,这些货色是在糟蹋中国书法,以他那涂鸦的方式:跟贾平凹、贾浅浅是一丘之貉,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是文化虚无主义。
更有甚者,中国某些“艺术家”,以其怪异、荒诞、乖戾的行为来吸引流量,自称为为艺术或行为艺术。
艺术,首先是一种美,体现的是伦理道德与修身养性的个人修养,体现的是一种意境与智慧的启迪与顿悟,像这种杂耍般的“行为艺术”,显然是受了那些不伦不类的乖戾夸张又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所谓的西方艺术与行为艺术的影响,只能靠其它的方式来吸引眼球。
跟老外那些靠血腥、痉挛、性、乱伦、歇斯底里、丧心病狂、变态、狂乱、杂乱无章的撕裂、精神错乱的情绪宣泄、动物本能表达与反应是一丘之貉。没有什么价值,这是近年来中国在艺术界的虚无主义,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艺术,只配给街头马戏表演做配角。
Tags:心灵史学 虚无主义 贾平凹的《废都》 是谁在糟蹋文化 知识分子的良知 文艺界的价值观 寸土必争 寸土必得 审美与审美观 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 什么是精神
很赞哦! ()
上一篇:16.18.知识分子的良知
下一篇:16.16.思想与意识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又是艺术的话题
中国的艺术是以活人、鲜活的生命、道德意境为题材的,是以道德教化为目的的,是有生命力的,并且是有实用价值的《走进埃及-寻找失落的文明》
《走进埃及-寻找失落的文明》是我的第五本书,历时四年多(2020.1.7~2024.2.29),已完成最终版本;纯文字纸质版,80.9万字,1877页,共5册,加我微信预订限量珍藏版:master_luk侵害中国、挑衅中国,是个很安全的事,从来都不用担心遭到报复——大到美国,小到帕劳这样的国家都有这个信心
耶路撒冷 [明年我们在耶路撒冷见吧,这是世界各地犹太人的口头语] 耶路撒冷不仅是个地名,它更是一种——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一想9.42.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
关键词: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艺术与道德;艺术与道德-续;审美与审美观;审美观;建筑与艺术;艺术的价值;艺术、艺术品、艺术家;又是艺术的话题;西方艺术;心灵史学;视界与视角;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艺术界的虚无主义;莫言;文化沙漠;中国的洋奴们;个人文化与民族文化、国家文化;不适应;公知的两面性;洋奴中的极品;易中X中华史;中国国内的危机;民族国家共同体;反汉奸法;思想与意识;反对极端种族主义;反对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与血统的问题;无政府主义;看不清真正的敌人与目标;犹太复国主义运动;